您现在的位置是:主页 > 金融 >
揭秘:显示屏宽度增加背后的真相——技术进步还是商业策略?
发布时间:2024年12月12日 20时00分27秒 金融 人已围观
简介探究家用显示器比例演变:从4:3到16:9 本文讨论了家用显示器比例的演变,从传统的4:3比例到现代的16:9比例。作者分析了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,并探讨了宽屏显示器为用户带来的极致视...
你是否曾疑惑,为何儿时居家的“大屁股”电视机和显示屏,大多数是4:3比例的方形设计,而现今,无论是LCD电视还是显示屏,16:9的比例已然成为主流,更有甚者,部分追求极致视觉享受的显示屏,已经迈入21:9的超宽屏时代?
今日,让我们一同揭示这其中的奥秘,探究屏幕比例的演变,是否真的只是生产商为降低成本而玩的小把戏?
那些年,家里的“大屁股”电视机虽然庞大,但在夜幕降临时,全家人围坐一桌,那份温暖与快乐,至今仍让人怀念。那时的屏幕,大多是4:3的比例,仿佛是对传统影视世界的一种执着。然而,随着科技的发展,尤其是液晶显示技术的兴起,屏幕比例开始悄然改变。
生产商纷纷以“更符合人眼视觉比例,更具沉浸感”为口号,将屏幕比例推向16:9,甚至更宽的21:9。乍听之下,这似乎是科技发展带给我们的视觉盛宴。但真相往往比表面看起来更为复杂。
让我们用数据来说话。以34英寸的屏幕为例,4:3比例的屏幕面积为33.3万平方毫米,而16:9的比例则减少到了29.6万,21:9更是只有25.1万。
这意味着,在相同对角线长度的条件下,屏幕比例越宽,实际使用的面板面积就越小,成本自然就降低了。看来节约成本这一说法,也不是完全无的放矢。
然而,屏幕比例的改变,绝不仅仅是出于节约成本那么简单。其背后,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科技原理。
早期的CRT(阴极射线管)显示器,受限于电子束扫描的原理,屏幕比例的选择极为有限。电子束从屏幕左上角开始,逐行扫描,直到右下角。
在这个过程中,如果分辨率提高,刷新率就会下降,导致画面闪烁,影响观看体验。而16:9的比例,在CRT时代,意味着更高的横向分辨率和更低的纵向分辨率,这无疑会增加成本和技术难度。因此,4:3的比例,在当时是最经济、最实用的选择。
再来看电视信号的源头——影像记录设备。镜头是正圆的,理论上,它能捕捉到的图像信息范围也是圆形的。但为了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,录制设备需要在圆形信息中,找到一个最佳的裁剪比例。
在摄影技术发展的早期,底片格式多样,但大多数都接近4:3的比例。因此,电视屏幕,作为信息的展示终端,也自然遵循了这一比例。
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出现,屏幕比例的改变迎来了新的机遇。液晶面板的生产,不再像CRT那样受到物理原理的严格限制。更重要的是,数字影像系统、非编系统、镜头技术以及数字化广播系统的快速发展,使得屏幕比例的选择变得更加灵活。